当前,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迅猛发展,正成为重组要素资源、重塑经济结构、改变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全力推动以增强服务能力为目的的数字化转型,是推动金融业创新发展的有力举措,也是服务客户多元需求、增强业务供给能力、提升智能风控水平、打造核心竞争优势的必然选择。在今年服贸会期间举办的2022中国国际金融年度论坛上,多位嘉宾围绕金融业数字化转型展开热烈探讨。

数字化转型要注重前瞻布局

“银行数字化转型,要以满足客户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为目标。”民生银行副行长陈琼表示,数字金融未来将无处不在,银行的数字化转型要更加注重前瞻性布局,主动融入各类场景,以开放的心态去拥抱变革。

北京银行行长杨书剑介绍,该行正在全力打造“五大银行”:以科技敏捷带动业务敏捷、以科技金融服务“专精特新”的“科技银行”;以数据连通支持智能决策、以数据分析重塑客户旅程的“数字银行”;深化数字人民币场景建设的“数币银行”;以绿色金融推动ESG发展的“生态银行”;以文化重塑激发内生动能、以文化金融服务文创企业的“文化银行”,为客户提供数字化普惠金融服务、金融增值服务、金融链接服务。

中国人寿首席信息官赵峰指出,保险业数字化转型有两个方向:一是对传统保险业务数字化的升级,主要任务是基于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对传统业务流程进行升级改造,转型的落脚点是对业务的智能化改造、服务模式的创新、技术架构的优化等;二是开展数字化保险业务的实践,就是要面向数字时代新环境,推动服务架构和经营模式的数字化变革,重点是围绕客户的痛点,搭建生态链接。

由此可见,金融业数字化转型不是单一的新技术应用和系统升级,其本质是技术和业务深度融合的过程,是在数字化时代大背景下,科技由支撑走向引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在大力提升科技能力的基础上,重点聚焦数据资源的价值释放,形成数字化运营体系,形成内外部的生态链接。

数字技术赋能小微大有可为

当前,“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已成为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主线,同时也成为金融服务业的“必答题”之一。通过数字化手段践行普惠金融新路径,有效降低小微企业获得融资服务的门槛,是金融业数字化转型的应有之义。

微众银行行长助理公立表示,数字经济是中国未来发展的重要命题,小微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是其中的重大课题之一。作为“互联网银行”,该行希望利用数字科技为小微企业发展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助力。截至目前,微众银行服务小微企业法人客户近280万家,已形成独具特色的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模式。

以微众银行开发的线上无抵押企业流动资金贷款产品微业贷为例,截至今年6月末,已有超300万家小微市场主体申请微业贷,累计授信客户超100万家,发放贷款超1.3万亿元,约60%企业客户系首次获得银行贷款。

“作为国内小微金融先行者,民生银行始终把服务好小微企业作为自身的社会责任和战略重点。”陈琼表示,近年来,该行持续深入开展小微金融数字化转型,增强小微金融先发优势,帮助小微企业纾困解难。

具体实践方面,民生银行主动加强与全国中小企业融资综合信用服务平台的对接,持续引入税务、海关等外部数据源,形成税务贷、流水贷等系列场景产品。此外,该行打造小微客群专属的数字化平台民生小微App,以数据和科技推进业务流程优化和再造,全力提高小微企业融资服务便捷性和可获得性,拓展小微金融服务广度和深度。

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前景广阔

随着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智能合约在支撑数字经济降本提效、促进服务创新发展等方面具有巨大潜力。

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表示,在数字人民币顶层设计中,通过加载不影响货币功能的智能合约,实现了数字人民币的可编程性,使数字人民币在确保安全与合规前提下,可根据交易方商定的条件、规则自动支付交易。作为数字形式的法定货币,数字人民币在建立支撑智能合约应用的生态方面有较大优势。

穆长春表示,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应用场景比较广泛,可降低经济活动履约成本,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数字经济深化发展。目前,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已在政府补贴、零售营销、预付资金管理等领域成功应用。

智能合约具有透明可信、自动执行、强制履约等优点,可支持交易的定制化、支付的自动化。对于供应链场景,在银行贷款发放环节和企业还款环节,利用“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保障资金进入指定数币钱包,避免资金挪用风险,实现专款专用,贯通供应链支付流程,推动资金闭环管理。

杨书剑介绍,北京银行拥抱数币新时代,把打造“数币银行”上升为战略,将积极探索智能合约,推动“数字人民币+供应链金融”创新。

穆长春称,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将与市场机构一起加快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生态建设,凝聚各方合力,完善相关业务规范和标准体系,并建立合规性审核机制,与相关部门研究司法衔接安排。随着底层平台和制度安排逐步完善,数字人民币将在更大范围内加速落地。(记者 于晗)

推荐内容